哪些猫的眼睛会变色?
谢邀 首先,我们要知道,决定猫咪瞳孔颜色的是原花青素(简称OPC)。这些物质存在于所有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的视网膜中,但是不同物种间其含量相差很大。例如,在人类眼中,100毫克眼周组织中含有15-20毫克的OPC;而在一只6个月大的小猫眼中,含有34.5毫克OPC[1]。由于OPC具有强力抗氧化作用,因此它能够抑制自由基对眼睛的伤害,防止近视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生。 在自然界中,由于光照强弱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有明暗交替、白昼黑夜之分。为了适应环境光线的变化,猫科的眼球需要有一个能快速而准确地调节进光量的方式。
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当光线较弱时,黑猩猩(一种夜行动物)会立即收缩晶状体,从而增加眼睛的凸度,以使更多的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相反,当光线增强时,它们会自动放松晶状体,使其逐渐变平,以达到最佳视物状态。与此相反,家猫的晶状体不能伸缩,所以它们的瞳孔只能变小或变大,而不是像黑猩猩那样可以改变曲度。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它们的视网膜上有两种特殊的细胞:Cone Cell(锥状细胞) 和 Rod Cell(杆状细胞)。其中,锥状细胞主要对强光敏感,只有少量分布在双眼视网膜中间;而杆状细胞对弱光比较敏感,分布在视网膜两侧。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杆状细胞中的OPC含量会迅速减少。同时,一种称为Müller cell(墨累细胞)的神经过来补充它,该细胞能够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它可以激活鸟嘌呤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cGMP 信号通路),从而打开钙通道,让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接着,钙离子又触发了一种叫做“钙释放蛋白激酶”的信号分子,进而激活了核内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最终控制着眼睛的光敏细胞(Cone cell)和杆状细胞(Rod cell)合成和分泌抗紫外光线损伤的物质,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此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如果长时间处在明亮的环境下,它们可能会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 除了保护眼睛不受光线损害,这些色素还关系到嗅觉和味觉。如果没有这些色素,猫咪将无法辨别气味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