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养动物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我终于可以抖一点干货了!!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水生动物的“生存”与“生活”是一个有区别的概念——很多水生动物都可以适应“半水生”环境(比如湖泊、池塘),但是它们并不能完全适应水生环境,因此它们的生命并不“存在于”水里,而是“存在于”由空气和水组成的“水-气界面”上;这个界面的厚薄取决于水深和溶氧的程度。例如在深度为5米的水环境中,溶氧量为9毫克/升,虽然远远满足不了水生生物生存的需要,但是对于一些喜欢浅水的两栖类水生动物来说还是基本可以满足其生活的需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大部分水生动物都可以“生活”在水里。
那么,除了部分原生环境必须在水中完成的如卵裂等生理过程以外,将动物放在水里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在水生环境下,动物体内外的液体组成(渗透压),PH值,离子浓度等都有别于空气中,这些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都会影响水生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生命安全。而水生植物对液体的特性要求不高,因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非物质合成,因此水中的溶解盐类、酸碱度等对氧气运输和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但动物就不可以那样粗心了,特别是对于以消化管壁进行气体交换的昆虫和鱼类等,它们必须通过调整体液中离子浓度和PH值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果长期生活在与体液性质偏差很大的酸性或碱性水里,它们的身体机能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至于为什么大量水生动物都要在水中完成生命循环的过程呢?我想是因为目前自然界中尚没有找到合适他们生存的陆地替代生态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