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味觉最灵敏?
“百舌”,即各种鸟儿 《礼记·檀弓下》“夫死不葬,及去国,不出二日,不可问,其孤岂不足依者?饮食居处、衣服器用,孰知其不节?”郑玄注:“此上言养幼孤之道有常,此下言饥馑之变,凡食惟时。礼云‘食时不观形色’,‘不观气味’是也。” 这意思是说,人在饥饿的时候,见到食物就会狼吞虎咽,这个时候是看不出味道的(不然就是吃相难看的饿鬼了)。只有等到饭食入口之后,味蕾开始工作,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才会显现出来。 《周书·军纪篇》:“凡行军的规律,宿营时必须先占领有利地形,筑好防御工事,然后才能安营扎寨;明令禁止夜间用火把照明,以防止敌人来偷袭;白天只能在太阳出来后一个时辰内进行军事操练和野炊……吃饭的时候,应等粮食用锅煮熟后,方可进食。严禁抢食、偷食或互相赠送饭菜。”
南北朝时梁武帝的《立斋仪》中规定:“凡朝宴,先设食馔于席,帝至方设座。其食具不必过精,量可支二十人用之。”这已经比较接近现代宴会上的菜肴了。不过,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人们仍然认为美食家会品尝出不同厨师做出的同样一道菜的不同风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直到中世纪,那些王公贵族们依然以能品尝出饭菜中混杂着细微的差异而自豪。比如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的胃口很好,吃得很快,而且非常挑剔,一点不吃的,他就不高兴。他吃饭的时间很长,而且很讲究吃,什么都讲究新鲜和原味,对烹调的技术更是要求苛刻,他不但亲自烹制,而且还严格检查厨子是否遵守他的规矩。” 人类作为杂食性动物,味觉确实是很灵敏的。